你想看的才是热点,谢谢支持。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电影《醉乡民谣》的结尾,男主勒维恩唱完歌,走出去的时候,紧接着有下一位歌手在在台上唱歌。
在台上唱歌的那个民谣歌手,正是鲍勃迪伦。
视频片段,一开嗓就知道是他https://www.zhihu.com/video/1180832834825224192
于是就有人猜想,《醉乡民谣》这部电影的原型会不会是鲍勃迪伦本人。
但是很快这个猜想被证明是错的,因为电影勒维恩的原型是另一个人——Dave Van Ronk,戴夫·范·洛克,国内民谣歌迷习惯叫他戴夫。
戴夫是谁,他和鲍勃迪伦又有什么关系。
60年代初,鲍勃迪伦在音乐制作人约翰·哈蒙德的推荐下,鲍勃迪伦加入了哥伦比亚音乐厂牌,再之后来到了纽约。
他为这段经历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到这儿的目的是来找那些歌手的,那些我在唱片上听到过的歌手们:戴夫·范·洛克、派姬·西格、埃德·麦克迪、布朗尼·麦基,还有桑尼·特里,乔什·怀特以及其他一些人。”
对了,鲍勃迪伦的吉他老师便是戴夫。
他是美国五六十年代民谣的先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广州日报曾经发过一篇文,略记了他的一点生平:
左派的Dave Van Ronk,上世纪70年代参加各种运动时没少挨警察的棍子,也蹲过仓子,和现在借激进主义为噱头骂娘,却一点实事不干的摇滚歌星根本不是一回事。
白人布鲁斯里,Dave Van Ronk论技巧能排上顶尖几位了,可老酒鬼的歌曲创作,总离不开被自己冷嘲热讽近五六十年的纽约市;就连他住的地方,也只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和皇后区两地更替;由此所创作的街坊民谣,可能过于纯粹和主观,受众并不太多,估计在日益变迁人心不古的大城市里所成长的一代,会对此更有共鸣吧。
2004年,也就是在老头子去世后两年,纽约政府将他所住的这条街道正式改名为Dave Van Ronk大街,算是以此纪念一个城市精神的象征,纪念一个坚持只为乡亲父老讲故事的酒鬼诗人。
他就是电影《醉乡民谣》中男主勒维恩的原型。
最后,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电影里男主的唱片长什么样子?
其实,它长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