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的才是热点,谢谢支持。
刚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
满目疮痍的战乱现场,一片废墟。
然而最可怕的是人心的空洞。
“哀大莫过于心死。”经历战争摧残的人们,在面临自己生命随时有危险的时刻,最大的渴求就是对生的向往了吧。
纳粹执政,屠杀犹太人。
而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说我的想法。
永恒的经典话题:爱情
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经常觉得爱情是不是变得廉价起来。
因为太容易得到总是不容易珍惜。
这里的容易得到指的是从社会角度来看,人们在相对物质能够满足的基础上,爱情变成了一个消费品,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向往。
《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电影 《美丽人生》 的相同点就在于 男女主之间的爱情经历了“战乱”。
《美丽人生》中在纳粹党对犹太人的抓捕屠杀中,女主为了男主来到了纳粹集中营。那个时候的人们更趋于过平凡的幸福生活(现在最大的平凡在于:每个人都想做一个不平凡的人),对那个时代的人而言,没有战乱,简单和平是最渴望的东西。而在危急生命的情况下,两个人还牵挂着对方,很难说那不是真爱。我一直相信在危急生命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人表现出来的都是内心最直接最纯粹的声音,没有杂质。
相对《美丽人生》,《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则有描写到对妻子一开始的爱慕到结婚到婚后生活的无感,其中也描写了男主一家经济状况越来越好的侧面描写,酒足饭饱。虽说暖饱思淫欲,也有可能是对熟人的厌倦,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情感危机的时候。后来男主去了阿富汗,感受到这个饱受战乱的故乡的疮痍,文中多次提到他想念自己的妻子,并在电话中表达对妻子的爱意。战乱带来的唏嘘与恐惧一下子让男主感受到以前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以及妻子对自己的陪伴的重要。
放眼现在发展越来越好的社会,感情对人们来说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调味品,不是向往,不是互相陪伴,怎么说呢,更多的时候成了一种消遣。
在浮躁的社会里,没人会去愿意花很久的时间谈一段无果的感情,毕竟大家都喊着压力这么大,还是赚钱要紧。还有就是一段感情里有人妥协,有人任性。一切成理所当然,一切都成习惯。
安逸的生活里人们总是不知道满足,不爽大不了分手,有缺点也忍受不了,更多地是相互埋怨,总想着选择还有这么多。
的确地球60多亿人口,和你相配的有两亿多人。
可是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和你执手偕老的能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