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的才是热点,谢谢支持。
这两年来胶卷价格的猛涨,c200从17年13块钱涨到19年23块钱,就c200这素质,并不值得卖23元。许多玩家在微博上看到摄影师拍的电影卷,觉得很有味道,电影卷目前30多块钱,但是素质比富士业务卷,富士x-tra400等原本20出头现在涨到30多的富士卷高出太多了,于是慢慢转移到电影卷上。
柯达电影胶片,ECN2工艺,属于电影工业洗印厂的业务,原则上不算传统民用胶片洗印业务,所以现在冲印店干的事儿属于业余玩票性质,因为冲洗器材和技术等方面达不到工业洗印厂的要求,或多或少不能和电影比,不过可以很大程序的接近。
所以某些戏精店家为了让大家觉得很专业,说了很多什么多年研制配方药水之类的话,但是药水的选择上,正轨的就只有两个选择:柯达原液和泰特诺,其他都是异端,不值得相信!(毕竟自己配药节约成本)
因ecn-2工艺对温度要求非常高,第一步显影温度误差范围仅0.1度,所以说,手工冲电影卷是最下下策的选择,能上机器冲请务必上机器,手工最差也得准备个水浴恒温锅和水银温度计(数字温度计是拿出来搞笑的)
受微博网红摄影师的影响,大家默认玩电影卷需要配合哈苏x5进行扫描,然后你会看到某些店家哈苏X5扫出来的电影卷都是很蓝调的…
我来举几个用柯达5207拍出来电影,是不是蓝调一眼便知(当然里面包含了后期胶卷调色):
柯达官方样片截图:
某胶片爱好者:“那一定是哈苏x5扫描仪扫出来的哈苏蓝!”
哈苏x5:“这个锅我可不背!”
那么柯达5207这个卷用哈苏x5到底如何?
我用哈苏x5扫了一下:
并不是蓝幽幽的嘛,不仅不蓝幽幽,整个画面还通明透亮。
于是我又对比一下店家,同一个胶卷5207,不同的冲印店哈苏x5扫描
左边就是“哈苏”蓝调 右边略显正常…
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为冲扫店强行给自己加戏
让自己的扫描看起来与众不同,更具味道
在哈苏自带的
只要黑白灰找准
你就能最大程度接近原片色彩
强行加戏的店子很多
拒绝强行加戏的最好办法就是扫描FFF文件自己搞
那么怎么校?一般网上的建议都是通过PS
我在网上见到过2种校色法
一种是反向然后拉色阶:
三个步骤拉完大概这样
很符合某些冲扫店的特质,具体你们估计一下都有哪些冲扫店是这样的方法。
还有一种我在微博看到的,博主为@少年蔡不猜,方法是@神烦钋坊主 提供的,通过ps中的吸管工具吸取片基的颜色(富含了色罩层颜色信息),用划分的方法去排除色罩层颜色信息带来的干扰,几个步骤搞完大概这样:
然后再camera raw里面在进行细调:
对比两种PS处理方法:
颜色是没多大问题了,但是光线显得有点儿柔软。
当然最正确的校色方法是哈苏x5扫描仪自带的扫描软件flexcolor进行校色,大概是这样子:
三张放一起进行对比一下:
不难看出,去了色罩层的信息后,哈苏flexcolor和PS的颜色其实差不了太多的
flexcolor校正后光线更通透,而PS去色罩后则柔软一些。
如果冲印店给你的图的风格就像图一的话,那么果断拉黑,换下一家
看到这儿大家明白为何会出现“哈苏蓝”了吗?
蓝是因为并未正确的给你去除色罩层的颜色信息,导致画面偏蓝。
不得不说flexcolor是个反人类的软件
最后,建议mac系统运行。
说道这儿,玩胶片,如果不光学放大,最后都是在玩扫描仪和胶卷校色。
光学放大也和相纸有关。
机身占色彩几成?
影响力太小了
也欢迎大家阅读我之前的文章:
玩胶片需要知道的:冲扫的那些猫腻
玩胶片需要知道的:好的扫描可能比一台相机镜头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