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健萌将系列作品)
在GGAC首次CG艺术家峰会上
小G十分有幸的采访到了
苏健老师
萌将系列受到了全网的喜爱
很多人都称其为“年度最受期待的手办”
小G为大家打探到了
辣组超萌的手办的最近进展哟
更多关于创作、关于练习技巧
关于创作者的自由表达
听苏健老师怎么说
苏健
星核工作室创始人
知名影视概念设计师、插画师
参与电影《天狐令》《封神传奇》
《画皮外传降魔者》《仙剑十年约》《孙子兵法》
电视剧《新神雕侠侣》,网剧《第九滴血》等
GGAC
苏健专访
您的108系列Q版萌将在网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萌将手办目前在准备中了吗?有什么最新进展吗?
苏健:现在做了两款。
一款是那种一比六的、可动的兵人,那个是偏写实的款。
还有一款就是做Q版,Q版应该是比较偏向潮玩的一个方向,初步打算出六款,然后还会设置一个隐藏款。
(苏健萌将系列作品)
(画外音:啊啊啊啊,今年最期待的手办,四舍五入快到手啦)
当初,怎么想到要做108悍将系列呢?这一风格的设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苏健:这个点子的来源是因为很喜欢动物,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它是一只八哥犬,脸比较黑,我就给她起个名叫李逵。
(苏健宠物李逵)
我总画我们家的那只狗,给它画了一些星战的同人,后来又画了些其他的。
偶然的,就画了水浒的,李逵的形象。
(苏健宠物李逵水浒版画像)
后来一想,是不是可以把整个系列都做一下。这也是给自己留的一个念想,就想出一个系列应该挺好玩的。
(苏健悍将系列作品)
您个人最喜欢108悍将系列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苏健:应该是还没设计出来的李逵吧。(大佬露出一脸宠溺的笑容,八哥犬养起来就是这么上头)
那现在对108将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有怎样的想象呢?
苏健:我目前在做工作室,做项目闲暇的时间,还是想给这个系列赋予一些故事。
不一定会围绕着原本水浒的世界观去做,因为这更像是一个再创作,利用原来人物的造型,利用大家已经熟悉的一些点,然后去编一些新的故事。
(苏健悍将系列作品)
比如说,因为都是动物,很多又是一些濒危的物种,然后是不是可以把“水泊梁山”的理念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故事里面去,可能也有一些环保的理念,想让大家能更多的去关注这些动物,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心愿。
108悍将系列很多小的设计点,比如说及时雨的淋浴,这种神来之笔,当时是怎么来的灵感呢?
苏健:谐音梗吧~(笑)
(苏健悍将系列“及时雨”)
及时雨宋江嘛,就随时都可以下雨。但是他在我的故事里面,它可以变成某种武器,比方说,在辐射的一个环境里边,它可以解毒,这样一个作用,其实我那里面很多的小设计都挺怪的。
能谈谈自己的学习经历吗?有哪些进步,或是突破性的节点?
苏健:我不是什么科班出身,辍学也比较早,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去学别的,厨师啊,这类的,干了好多莫名其妙的活儿,一直喜欢画画,但都是自学。
自学肯定会走弯路,走了很多年的弯路。
(苏健作品)
真正到了一个瓶颈期的时候,那会儿其实也能接到一些外包,但是觉得还是不够,还是需要系统学习。
在北京找了一个老师,在他的班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思路就开始打开了。
有没有哪些激发创作灵感的个人习惯或者练习技巧,可以与读者分享一下吗?
苏健:做概念设计这一块儿,要多关注一些绘画之外的东西。
技法本身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都围绕着故事,比如说,为电影做设计就是围绕着电影剧本;小说,要围绕小说情节去做设计。
我们要喜欢故事,要投入到喜欢文学作品的范围里面去,从各种各样的故事里去寻找灵感。
(赛博朋克科幻神作之父:菲利普·K·迪克)
比如读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你会联想,想他描述的一些画面感,会不由自主的想把它表现出来,然后再结合自己平时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一些敏感的地方。
感觉您还是比较喜欢画有故事线的作品,对吗?像是您开玩笑,自称是“小人书”的那一组,就很打动人
苏健:那是我一直想做的一个故事,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个阶段,特别年轻的时候,在做DJ,在夜店里面干了十年。
(苏健“小人书”系列作品)
了解到那个阶层里面的一些故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一些人的生活状态,那个东西肯定是不商业的,有机会的话,想把这个画完。里面的场景都是矿区的,有我们老家的,那种东北工业小城的感觉。
影视项目上手后,整体的工作流程大致是怎样的呢?
苏健:如果做前期的影视概念,通常还是以孵化的一个状态,IP孵化的一个状态,因为很多时候,剧本都是一个雏形,都没有到最终的一个阶段。
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画一些特别前期的概念化的角色,包括场景、关键帧。
(苏健“关键帧”作品)
把整个世界观以图像化的方式构建起来。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们可以再去完善剧本。
这个时候,导演也会因为你的作品有一些新的想法,这是一个整体合作的节奏,相互之间能给彼此一些刺激。
(苏健作品)
看您有参与过电影、电视剧、游戏、小说封面等等各种项目的经验,这四种类型的项目有什么不同的呢?这其中您最享受的是哪类的项目呢?
苏健:我觉得,不能偏科。只要风格合适,大家劲儿往一块儿使,做这个事情我觉得都挺开心的,无论是哪一个媒介。
不同的话就是服务的对象不同。
(苏健“四海鲸骑”作品)
比如影视,做角色的设计,更关键的是演员穿上这个衣服会怎么样,它的写实度,无论是角色还是场景都追求一个真实感,临场感.
但如果是做游戏的话,就可以稍微飞一些,因为它是玩家体验,比如说在角色设计方面,盔甲就可以不太考虑真人穿戴的效果.
苏健《四大名捕》封面
如果是小说封面那类,他就不是说设计层面的了,更多是插画或者海报。它要的是,有点类似于影视里面关键帧的一个概念,但是要比关键帧画的更精细一些,构图要更讲究。
在你看来,创作达到什么状态时,就意味着创作者已经成熟了?
苏健:我觉得应该是可以称之为自由表达吧。
我的定义就是能够把文字,用自己的美学知识,把它升华到一个图像化的方式,能够做到这种自由表达,我觉得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创作者。
不光是画的好,主要是他的设计点能够帮助这个项目。
(苏健“关键帧”作品)
比如说帮助导演,帮助这个特效,能找到一个新的思路,实现一个新的视觉效果。这个是概念设计师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因为自己的加入,这个项目会有一点点的提升。
(苏健作品)
您觉得近两年,做过最有挑战的项目是哪个呢?他带给您怎样的新刺激呢?
苏健:其实每个项目接触的时候都会有些新刺激的。
比如之前跟徐天华老师合作,接触了一个叫《孙子兵法》的项目,那会儿我们其实都没有怎么画过,那种真的古代,战国时期的排兵布阵,接触到这个题材,我们翻了一大堆的历史资料。做到不同形态的项目,都会学习到新的东西。
就像刚才说到怎么找到灵感,灵感其实来源于知识储备,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支撑自己去画那些超然于现实之上的一些设计,它才能够更加的真实,更加的让大家觉得有代入感。
(苏健作品)
创作中,会有濒临崩溃的那种瞬间吗?
苏健:肯定会有的。做创作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是顺风顺水的,必然会遇到瓶颈,必然会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
一旦到这个时候,可能就先放一放、停一停。然后看看书、看看小说,看一个好看的电影,把思绪平复一下,然后我们再回来接着干。
(苏健作品)
但是这个问题它就摆在这儿,早晚是要解决的,在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可能就会有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对做设计来说,像刚才说到的知识储备的这一块,一定是在世界上某一个角落有人做过这件事儿。
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向前人的致敬,在他们的基础之上,踩着巨人的肩膀上去再创作,所以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都是可以溯源的,只要找到源头就没问题。
(苏健作品)
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待吗?
苏健:回归一个初心吧。想用自己现在学到的这些、加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去写点故事,搞一点自己的创作。想用故事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
所以就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不敢太心急,还是扎实点,把前期的世界观铺垫好了,然后再去创作,毕竟还年轻嘛。(笑)
(苏健作品)
感觉到您一直有做各种新的尝试,是有不断尝试走出舒适区吗?
苏健:不愿意把自己始终固定在一个舒适区里边儿,不愿意当大家一提到苏健,就想到,啊,他是画那个的,还是想不断的打破一下。
画画也好、做概念设计也好,做漫画也好,还是要不断突破自己。比如说看了咱们GGAC比赛的一些作品,一不小心,你就被他们超越了。
(苏健作品)
GGAC全球游戏美术概念大赛一直致力于通过竞赛的形式为行业选拔优秀人才。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赛事的呢?
苏健:希望GGAC这个赛事能一直办下去。